十年前采访厉以宁,他是一个相当严谨又关心细微的人
他手写一份给我,发现我嘴唇发紫,介绍一位协和内心医生给我
叮嘱一定要去看看。报纸寄他,他提醒,头条照片上我的嘴唇更紫了
我担心北京协和过度专业,孤身一人去了万一直接摁住不让我走,动个刀之类
我就没有去,发条信息给厉教授,骗他去看了没事让加强锻炼。戒了每天三杯冻可乐,每天早起烧一壶放凉的白开水一饮而尽,打了五年球一直打到骨裂,终于嘴唇没有了口红色号,我告诉厉教授,好了。
他给我的提案建言,发在香港文汇报评论版,有一笔800块港币稿费给他,他说不急留给我和记者吃饭,拗不过说下次见面再给他。晃悠了三年再没有去光华管理学院,疫情又三年,这就永别!
感谢香港文汇报,留下这张厉以宁手写问答的瞬间,记下他对中国这个大国经济高速增长犹如高空换加油机平衡、稳定又必须坚决推进时的忧思,与感知、关心每一个活生生具体人的牵挂!
瞬间收到十多条信息,都以为我嘴唇涂了口红或P的紫色。但实际上没有,当然有报纸的色差。而这更突显,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是什么样的人,1关心宏观结构变动甚过现实政策流程,不在流程中空转。2见微知著、永远关心着具体的人,不在宏大叙事中空转。3永远带着问题与忧思,不在乐观中空转。
#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做出哪些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