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峰看世界: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

    发布时间:2023-07-19 02:14:13   来源:西安白癜风医院   

百年师院人文萃,满城皆是琼台人

——访琼台师院清朝海南文教圣地小记

想不到我的拙作《古塔密语》一书,对琼台师院及清朝雷琼兵部道焦映汉道台,从风水的角度,修塔建校,重启“琼台复兴”一章,竟然得到院方高度重视。上午,受邀到府城老院区参访,赠书并交流,甚感欣慰!

#海口头条# 明末清初,种种原因海南科举举人进士凋零,虽有明万历四十三年乡贤许子伟(海瑞义子)拉上唯一告老归乡原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在府城艮位修建了明昌塔,但,乃无副部级干部出世。清康熙四十三年,琼州知府贾棠,闻知府西南丁位历史上有座文峰塔,很灵便微服私访到石塔村,听坊间说了文峰塔一大堆人杰地灵之事,先说不信,便“插杆应试”,如果来年有举人出仕便修塔建庙。果然,第二年,琼山就出了“四举”,于是颁文建塔。正在此时,陕西人焦映汉走马上任。

焦映汉以海南最高领导的身份,不仅与贾棠知府共同重建文峰塔;而且,为“勤宣德教,扶植士气”为国培养“名公巨卿”,便以高明之青乌术,在府台、镇台、道台三台之间布“南溟杏坛”风水,并尊明朝海南最大乡贤丘浚宰相之号,命名“琼台师院”,使之成为琼州最大官办学府书院,亦成为清朝时期海南的“中央党校”。

自琼台#书院# 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始建至清光绪末年200余年间,海南不仅考出了史上第一位探花张岳崧,而且走出了22名进士157位举人。其中,四分之三的贡生都出自该院。特别是清末民初,以徐成章、周士第、杨善集、王文明、冯平、谢飞、冯白驹的入党介绍人李爱春等琼台师院学子,点燃了琼崖革命成为琼崖特委先驱。三百余年来,琼台师院人才辈出,成为琼台复兴的人才基地。

自琼台书院创建始,历任的24位山长,个个都是琼州的人杰名贤,如第二任谢宝及王承烈、张岳崧、吴典等皆如雷贯耳,名震琼州。他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故事背后都有一段丰富的海南人文与历史责任,都是一面旗。迎风招展,带领海南学子们,跨过琼州海峡,遥指中原成为一代名臣并撑起“海外邹鲁”的名声。

非常高兴与琼台师院的领导,纪委书记杨智平,音乐学院原院长刘丽梅,琼台书院博物馆负责人杨艳红及讲解员尚婷和申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碰撞;也特别感谢琼山文峰塔研究会会长王业宏与副会长吴清波等一干朋友们相随。

海南的自贸岛建设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支撑,而清朝海南人文荟萃的中心,便是淹没在琼台书院,三百余年来,朗朗读书声中的历史人文。如何将清朝的素有海南北大之称的琼台书院这块文化品牌,做强做深?我以为还是要沉浸到历史中,将先贤们的人文故事挖掘整理,以激励学子与后人。比如第一任掌教林储英与最后一任掌教林之椿,皆是唐代渡琼始祖琼山县令林裕公的后裔,作为唐九牧名门之后有太多丰富的人文故事与诗文,可惜,都淹没在演丰与灵山一带的乡村。窃以为,丰富的姓氏文化就是海南文化的根!

#刚峰说海南# 期待琼台师院,秉承先贤的智慧与人品。在当今的改革开放的洪流下,以海纳百川,礼贤下士的精神,为海南的人文与教育增光添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名医在线
关闭
关闭